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

打破藍綠版圖神話

2010/06/28
五都選情可能翻轉,看似穩固的「北藍南綠」板塊出現移動徵兆。北北都郝、蘇與朱、蔡打成平手,南高都綠營內訌,勢力削弱。雖然趙少康的示警「民調打平就是輸」,郝龍斌答以「體諒趙的憂鬱,危機就是轉機」,賴清德及陳菊對許添財、楊秋興的拒絕輔選或反輔選也不以為意,但變化的確在發生。換句話說,堅信藍綠版圖不會打破的想法只是神話,而神話是經不起事實推敲的。「選民做主」意識的升高正是神話破滅的終極原因。
「北藍南綠」的藍綠版圖神話建立在選民不變的傾向及好惡上,建立在謝長廷、許添財、楊秋興、陳菊的政績上。但沒有永遠不變的傾向及好惡,政績會說話,也會逐漸改變傾向及嗜好。以南高都為例,二者原本不屬綠營版圖,是謝、許、楊、陳的優秀政績轉變選民,帶來版圖變化。同理,馬郝12年紀錄欠佳的施政,也可能轉變選民,造成軸線翻轉。因為選民是最後的仲裁者,越是民主的國度,「選民做主」的意識越強,傳統的鐵票也越不易維持,意識形態及族群取向會逐漸讓位於政績及施政觀感取向。
而政績優秀與否如何判斷?答案是口碑。以北市為例,郝龍斌自認賣力施政,可是不只貓纜、內捷、敦化自行車專用道、道路中央公車專用道(搭公車者麻煩費時且陷入汽車廢氣包圍中,既有害健康,又不便民)成為他的包袱,還有不少細節傷害小市民感受:為什麼近年公園(先是植物園、大安森林公園,再來是士林官邸及二二八公園)成為蚊、蚤遍布之處,每次散步,手腳頭頸渾身是包,許多人視為畏途?為什麼好好的公園草坪挖掉,擺設大量盆花,草坪挖了又鋪,鋪了又挖,公園不是應採常設性植栽及造景嗎?為什麼路口行人號誌燈不亮或數字故障越來越多?為什麼路上垃圾桶便宜而大的換成貴又小的,而且數量大減,既寒酸又虐民?為什麼居家附近巷弄每年瀝青要鋪三、四次,完全在消耗民脂民膏?
政績優秀會帶來版圖移動,政黨內訌也會帶來板塊移動。民進黨過去並無地方派系問題,但一黨執政太久,自然「日久頑生」,派系分贓不均內鬥是其一,官商勾結或如台中市的黑白共治是其二。一個在地方上優勢(有恃無恐)的政黨一定會腐敗,對付腐敗之道唯有政黨輪替:截斷貪腐共生體之食物鏈。
「北藍南綠」憑什麼不會及不該出現板塊移動?制止政府犯錯及政黨腐敗是公民的責任,方法就是透過手上選票快速換血。托克維爾當年說:「沒有比民主國家更需要人民結社。」現在情況已經改變,政黨已成為腐敗及災難之源,托克維爾的格言應該改做:「沒有比政黨政治更需要人民選票制衡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