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
打一場國家治理之戰

2011年 03月14日
*蔡英文選擇五都及立委補選告一段落才宣布參選總統,因為她必須「先公後私」。她在宣布參選時暫辭黨主席,因為她不能落人「黨務不中立,球員兼裁判」話柄。她的宣布在蘇貞昌之前,因為蘇仍在等待黨內撮合「蘇蔡配」(完全沒有「蔡蘇配」),蔡以宣布參選做為明確答覆。無論蘇蔡呂任何一人,此後都進入了與馬英九一對一的對比式民調。而他們要比的絕不是媒體魅力或動人辭藻,而是誰更能治理國家,讓國人看到希望。
*歐美一首膾炙人口的兒歌說:「我請你原諒╱我從未許諾你一座玫瑰園。」遺憾的是,十多年來台灣的總統民選,選民聽到的總是一座座美侖美奐、充滿夢想的玫瑰園,最後也總是由下一屆挑戰者宣告或揭發沒有那座玫瑰園。阿扁的新中間路線及「四不一沒有」,最後都被他親手捏碎及推翻。馬英九的「我們已準備好了」,最後證明是小圈圈治國,什麼都沒準備好。當一個總統高揚節能減碳,卻要蓋國光石化;大幅為富人減稅,卻不防範房地產「民國百年大泡沫」;不得已祭出奢侈稅,社會卻認為這只是競選花招,當選後將重返投機客的「黃金十年」。這樣的玫瑰園是不能帶給國人,尤其是下一代希望的。
*蔡英文的參選演說及訪問稿指出了迫切問題,全是治理問題。例如6、70歲的人享受到經濟起飛的榮景,4、50歲的人從通訊革命、電子業發達及中國經濟起飛累積到財富,40歲以下的人則就業機會萎縮,薪資水準停滯,物價、房價、能源、育兒支出節節升高,他們的社會責任加重,還要繳交更多社會保險支出,心裡卻擔心當他們退休時,這些保險已經破產。因此她強調:「現代國家不只是治理,還要處理人民的感受,照顧每一個人對未來的期待,給人民生存、養老的安全感,特別要讓四十歲以下的人看到未來。」
*蔡英文指出的問題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嗎?不是,這大多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。全球化及自動化帶來貧富懸殊及失業潮,高學歷高失業率漸成普遍現象,人口老化及生育率降低更帶來各種稅負及老年醫療、照護問題。但一個無能或不專業的政府斷然無法解決這些問題。世界銀行報告說得好:「沒有有效的政府,經濟、社會及永續的發展即不可能。有效的政府是發展的關鍵,這已越來越成為共識。」
*傳統官僚治理模式已經不符合全球競爭需要,新的市場式治理講求效率,要將官僚政府打造為企業化政府,政治領袖要有企業家精神,類似蔡英文說的,「好的領導人要有行動力,也要有思考力,不是演員,要對每個專業領域有基本認識,能做出有效決策,而不只是空談原則。」
*歸根結柢,2012總統之戰將是國家治理之戰。選民要看的不再是玫瑰園幻象,而是誰能打造、如何打造未來。馬英九及蘇蔡呂都不能逃避這個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