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

不該任焚燒金紙繼續泛濫

2012/09/03

台灣高中以上程度,都讀過國文課本宋高菊卿的清明詩「紙灰飛作白蝴蝶,淚血染成紅杜鵑。」或清袁枚的祭妺文「紙灰飛揚,朔風野大。阿兄歸矣,猶屢屢回頭望汝也。」詩文情真意切,浪漫感人。但同樣的場景,用到現代都會區的農曆七月燒金紙,就一點也不浪漫感人,而是煙霧瀰漫,令人窒息,有嚴重汚染及健康問題。為什麼這麼不衛生的習俗,政府卻不禁止?民間(尤其是商家)還愈燒愈多,仼憑空氣惡化?

燒紙錢是媚事鬼神的行為,猶如陽間行賄送紅包。多數燒紙錢者認為焼越多,回饋越大,財利健康滾滾而來;或至少招福遠禍,「有吃有行氣,有拜有保庇」。民情如此,難怪官場貪污腐化繼起不絕,民間送紅包習以為常。而奇怪的是,近年國人喜歡養生,各種生機飲食、無毒環境追求若渴。喜歡養生的國民,拜拜時仍大燒金紙,汚染大地、鄰人、自己,大家不覺得二者有矛盾嗎?

問題出在功利主義趨勢。台灣民間宗教研究者指出,國人拜拜中的社群意義已逐漸淡薄,滿足個人現實需要的意義相對增強。換言之,大焼金紙的人,絕大多數是為個人私利。為了個人利益,可以汚染整個社會嗎?政府能不立法限制或禁止嗎?同時燒金紙的人有想過,鬼神真的需要這些金紙嗎?有了香燭及大批供物還不夠嗎?

紙錢在中國原是用於死者而非鬼神的東西。漢代以前,以玉石、錢幣陪葬。漢代加入財寶。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,但不焚燒。至唐代,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才焚燒紙錢送葬。這個習俗的由來與佛教傳入有關,印度、中亞盛行火化,認為火化祭品(供品)可傳給死者。宋代清明詩及清代袁枚祭妺文談到的「紙灰」,即是源自唐代,與佛教有關,又為道教承襲的祭亡儀式。

既然是祭亡,紙錢為什麼又在台灣、東南亞被逐漸用到祭祀鬼神?而且越燒越多?這可能與命理師與風水師的「踵事增華」、推波助瀾有關。問題卻在,鬼神原不需要金紙,活人擅自燒給祂們金紙,這樣對嗎?大家忘了孔子說的「非其鬼而祭之,諂也」嗎?所有的祭祀儀式都應隨時代不斷改良,化繁為簡(如三牲已改為盒裝餅乾糖果),為什麼燒紙錢反而化簡為繁,變成諂媚神鬼的工具?這種違背傳統善良習俗、敗壞民心的作為難道不該制止嗎?台灣大街小巷每到農曆七月及每月初二、十六的烏煙瘴氣,難道該仼其繼續泛濫嗎?

工商業社會大焼金紙,其實非常不可原諒。一是代表科學文明的現代企業,為何比古代人的「敬鬼神而遠之」迷信,由敬變媚,由拜變賄?二是現代注重環保,燒那麼多金紙對嗎?不怕金紙中的重金屬及揮發物造成危害嗎?何況鬼神未必需要金紙,燒金紙給鬼神幹什麼?朝野上下及民間確應合力導正風俗,還給台灣乾淨空氣,拜拜不要燒那麼多金紙了!

總統不宜尋在野黨開心.


2012/08/29

台灣經濟前景堪憂,經濟表現在亞洲各國居末,出口連半年負成長,外資陸續看衰及撤出台灣,國內投資意顥低落,物價飛漲,百業蕭條。08年金融海嘯期間,企業還流行放無薪假,還有遠景,現已改為直接裁員,看不到遠景。台灣不是沒錢,銀行斕頭寸充斥,只因缺乏遠景,不敢投資,馬政府卻認解決不景氣靈丹是開放更多陸資。這些國家失去方向、經濟失去動能的大事,亟需朝野集思廣益、共商對策解決。想不到總統府卻在最近指稱,是在野黨多次拒絕朝野對話,不是馬英九無誠意。

民進黨「八次拒絕馬邀約」,請問是由誰邀約?通話對象是誰?通話後有無下文?民進黨承認只有一次試探性邀請,連朝野對話議題、何時見面都未涉及,遑論邀請函。總統府把一次當八次,把中間人的禮貌性通話當正式邀約,甚至把馬英九的自說自話也當邀約,這是顯示誠意嗎?還是顯示馬根本不想朝野對話,只想以「小動作」交差了事,並趁機虧在野黨一下?如果真是這樣,那就是尋在野黨開心了。

事實上,馬不想朝野對話,從他當選連仼以來對各類爭議的自行其是、自我感覺良好,不難看出。油電雙漲搞到萬物飛漲、國內百業蕭條,馬全部推給全球因素。美牛案、證所稅案,自毀政府誠信,股市受害至今,馬卻把強逼立院通過當成決策英明證明。他沒有一件事需要反省,所有黨內的不同意見或挑戰(如郝龍斌、胡志強),他都火速將之壓平。「一人獨治」的結果,馬已越來越怕聽壞消息,走上古來昏君的道路。連台灣景氣如此嚴重衰退,吳敦義都不得不討好的說「眾人皆差我還好」,財經內閣陳冲等人也只敢報喜不報憂。馬團隊內部尚且諱疾忌醫,馬還能聽得下在野黨聲音嗎?

然而朝野對話是民主機制之一,總統與在野黨領袖老死不相往來絕非正常。身為民選總統,本來就該依民命行事。而民命希望兩岸和解,更希望朝野一起關注人民食衣住行及國家方向。例如馬一向迷信陸資及兩岸經濟互補,但現在兩岸漸呈競爭關係而非互補關係,政府的對策是什麼?房價在馬任內飆高到年輕人「養房子養不起孩子」,馬政府卻準備取消奢侈稅及再度標售國有地,其意圖是什麼?菜價在油電雙漲後隨百物俱揚,近兩個月颳風期更連番哄抬,看不到有效平抑,政府到哪裡去了?屢創天價的油價也一樣,漲價真的沒有止境、小民的哀號真的無法上達天聽嗎?

人民已經窮到這地步,馬政府還要使他們更窮,這正是失能政府「一人獨治」的必然。馬英九還有三年多任期,除了朝野集思廣益、共商對策外,實在難以想像未來幾年台灣如何熬過。馬如果還願證明自己尚未諱疾忌醫到聽不下不同聲音,那就拜託總統府莫再算計在野黨拒絕幾次邀約了,只要能促成朝野高峰會,針對當前國家及人民困境開始對談,一定能談出對策來。即使暫時談不出對策,對話就是朝野和解的一大步,那功勞絕對是記在埶執政黨身上,尤其是馬英九身上的。

<索多瑪一二0天>的世界

2012/08/26

李宗瑞案從艷照依次曝光、迷姦碟分段流傳到主角從容逃逸、藏匿,最後通知投案、警方協助到案,以及投案後供述,整個過程及社會雰圍,都不像在面對一個令人髮指的性侵大案,反而像在開一場喧鬧淫邪、「過屠門而大嚼」的世紀饗宴。這不得不令人聯想到薩德<索多瑪一二0天>的世界。

索多瑪一書描繪的是長達百餘天的集體性侵、性虐(包括虐殺),殘忍情節令人髮指。薩德的世界只有兩種人:享受者與被享受者,或獵人與獵物。獵人是浪蕩子,享樂是唯一目的。獵物是物化的客體,除被享受外,什麼也不是。愛情帶來責任,責任的負擔會成為尋找新快樂的障礙,騙走未來享樂,所以愛情(一夜情)只限於享樂,一旦獲得滿足,雙方便再無瓜葛。在薩德觀念中,只要涉及性,女人幾乎不是人,縱慾狂歡應該社會化,身體所有洞口及性器官亦該被宣布為公有物,人人有權享用。

以上這幅畫,不正是李宗瑞嚮往的世界嗎?李宗瑞迷姦碟或合姦碟在台灣引發集體窺視慾,不正表示許多人心中都有一個隱密薩德嗎?

薩德是十八世紀啓蒙時代的產物,但他走向另一極端。如果說康德追求的是絕對的善,薩德就是「反面的康德」,追求絕對的惡。杜斯妥也夫斯基的伊凡•卡拉馬助夫被認為最先宣告「如果沒有上帝,一切皆可容許。」其實最早宣告且身體力行的是薩德,他把「一切皆可容許」用在糟蹋理性及自由上。理性可以為善(如康德的無上律令)服務,也可以為惡服務;而在薩德的狂歡世界中,性侵、性虐、虐殺,甚至納粹式滅族屠殺,都可以容許,宇宙是作惡及色狼的宇宙。

卡繆的劇本<卡里古拉>全篇模仿薩德行徑,主人公對自己的荒唐不只無悔意,還為他能玩弄愚弄所有人而洋洋自得,說:「我生存、我侮辱、我殺戮、我運用一個毀滅者狂暴的權力。和這相比,造物者的權力只是孩童的遊戲而已。」「一個人如果能徹頭徹尾馴服於命運黑暗的衝勁,權力便不會有止境。」

當然薩德作惡的權力是有止境的,他兩次被判死刑,成為唯一在君主制、共和制、帝制下都服刑的人,最後死於瘋人院。李宗瑞只要是活在正常社會,他的「完美風暴」也將有止境,<金瓶梅>中西門慶的到處奸淫及逍遙法外,絕不會在他身上重演。

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有什麼樣的社會才有什麼樣的人。薩德不只是活在啓蒙時代,也活在西方最快樂、最淫亂的洛可可時代。法國大外交家塔列朗追憶說:「誰要是沒有在一七八九年前生活過,就等於從來沒有生活過。」什麼生活?福克斯名著<歐洲風化史>指出:「洛可可時代把一幅安樂歡娛的世界呈現在我們眼前。這個伊甸園確實存在過,後來卻永遠從地面消失了。」

福克斯稱這時代為「風流世紀」,它的盛況,即使是古希臘、羅馬的最輝煌糜爛期,歐洲人也未曾見識。這個世紀最常掛在人們嘴上的話是「好好幹」,男歡女愛暢行無阻,源自路易十四、十五宮廷文化的騎士作風,成為調情手腕,「到處都說女性至上,到處都是風流多情的法則在起作用」、「而風流的實質,是女性成為享樂的工具,成為肉慾活生生的化身,從而登上女性至上寶座」。

福克斯的另一著作<歐洲情愛史>也指出,這個時代的最高準則是肉慾祟拜,「媚」是美的標準,女人習慣貼上美人痣,展露酥胸、曲線、風情,「愛情不是滿足而是遊戲」、「銷魂之後,不是覺醒,而是新的歡娛」、「享樂是人生至死不渝的伴侶,人們甚至死到臨頭還在調情」。

法國「風流世紀」發展到顛峯,出現薩德這樣的淫魔毫不意外。而台灣夜店文化興盛,跑趴女蔚然成風,幻想仙履奇緣、釣富二代凱子的女性前仆後繼,會出現富二代淫魔是意外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