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

中間路線是一條難走的路

2010/08/23
脫黨參選,標榜將選擇人群最多那條路,帶領民眾走出不一樣道路,把大高雄打造成第二個新加坡的楊秋興,上路不過半個月,就演出走樣,越來越像國民黨打手。他當然不是國民黨打手,但選戰策略錯誤,打在野的民進黨而沒有打執政的國民黨,中間路線便難以為繼。失去了中間路線,楊秋興也失去了存在價值,剩下的只是變相黨爭或個人意氣之爭而已。
中間路線確是一條難走的路,往往畫虎不成反類犬,失之毫釐,差以千里,變成非驢非馬。例如楊秋興評民進黨反ECFA,評民進黨意識形態可怕,這些都還能為淺綠淺藍民眾接受。但他責備蘇治芬帶頭抗爭,要「趕走產業,逼企業自殺」,以及說高市「譴責鴻海佔盡政府便宜」是反商行為,這些就太倒果為因,入民進黨於罪,比國民黨還國民黨了。
雲林六輕是李登輝時代,國民黨政府不讓王永慶投資廈門海滄,退而求其次,全力促成六輕。今天如果六輕有問題,追源溯始,該被責問的是國民黨,當地民眾及台塑都是非必要的受害者。楊秋興把抗爭事件無限上綱到「趕走產業」,誇大了民進黨責任,卻不提國民黨責任,這是明顯的不公平。至於借鴻海事件責備高市反商,更是離譜,鴻海「商人重利輕別離」,出走是算盤太精,高市政府已經仁至義盡,怎麼「招商」的反而被打成「反商」了?
凡事一涉及偏私、挾怨,便沒有中間。中間路線原是台灣政界最該走的一條路,如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即是平衡統獨的中間路線,「藍綠放兩邊、民眾(生)擺中間」也是中間路線。既然民眾、民生擺中間,ECFA就是必須接受的選擇,只是需要訂立配套,以防衝擊。但民進黨卻選擇了為反中共而反ECFA,置台灣經濟民生及中國崛起、兩岸分工、既分又合的事實及需要不顧。民進黨反ECFA,其實就是阿扁極獨路線的延續。而在這個過程中,原本最具中間路線優勢及本錢的李登輝,反而莫名其妙變成反ECFA的台獨急先鋒,台灣失去了一個統獨兩種路線之間重要的槓桿。
90年代的李登輝是標準的中間路線─中華民國台灣路線。1999年大選阿扁採取的也是中間路線,當選後將美國要求的「三不」主動加碼為「四不一沒有」,則是過猶不及,伏下獨派大反彈及阿扁路線大反轉因子。馬英九「不統不獨」卻又次次逼中共讓利,同樣是一種過猶不及,必然衍生後遺症。由此可見,中間路線是一條看似好走,實際難走的路。「民之所欲,長在我心」、「以人民之心為心」,話說得好聽,但又有幾人真正心存人民,而不是以自私之心為心、以翻雲覆雨為能事的?難怪極端派乾脆說,沒有中間(選民),只有兩邊。

就從今年回歸政黨政治正軌

2010/08/20
 長期糾結於統獨意識形態消耗的台灣藍綠陣營,總算從ECFA在立院和平通過後,開始出現希望曙光。藍營在今年五都選戰進入倒數一百天時宣示,「城市競爭力」將是五都選戰主軸,支持ECFA的國民黨才能繁榮台灣,反對ECFA的民進黨政見自相矛盾。綠營則由蔡英文定調,五都選戰主軸將定位於治理能力,凸顯馬政府執政無能。如果藍綠都能針對上述公共政策,一較短長,台灣就將從此進入政黨政治正軌。
 政治學家蘭尼「民主政治就是政黨政治」的定義,提高了政黨的使命及民眾對政黨的期許。現代民主政治既然採代議制,又由贏得選舉勝利的一方出面主政,這種制度設計自然有利政黨競爭。政黨政治之鞏固是歷史的必然。但政黨政治最大困境却是淪於黨派鬥爭或派系傾軋,成為現代政黨創始國美國開國元勳華盛頓、麥迪遜最大的夢魘,兩人都一再警告黨派意識對國家的危害。
 值得慶幸的是,經過若干年不正常的政黨惡鬥後,美國政黨政治進入了正軌,由意識形態消耗轉向實質公共政策辯論。十九世紀三0年代托克維爾前往美國考察,寫下著名的《美國的民主》一書,內中即說:「就政治而言,彼此的嫌惡幾乎總是(政黨間)友誼的基礎。」
 美國與中共最近既鬥爭又聯合的雙邊政策,又稱為「鬥而不破」。政黨政治也該如此。政黨雖然是志趣及志願的結合,但它不同於一般團體,它是必須向國家及人民負責的團體,無論勝選上台執政或落選在野監督,二者皆負有「民命」,也以「民命」自居。「民命」使政黨具有公共光環,也使政黨不能脫離公共領域。像台灣藍綠陣營用台獨、傾中、賣台、害台帽子互扣,根本不是政黨政治常態,那和幫會火併或台灣早期的分類械鬥幾乎沒有兩樣。而雙方有如寇仇的對待方式,更是「極端主義」及「反民主」的,其結果往往是「我吃掉你,你吃掉我」,有如共產及法西斯行徑,或巴爾幹半島的民族主義(族群)內戰。
 台灣實行兩黨政治已超過廿年,與民進黨的黨齡相仿,國民黨也解嚴了同樣年限,兩黨都該是成年的民主政黨。但過去若干年,從國家定位,國家認同乃至ECFA之類經濟議題,沒有一項不無限上綱到「賣台」「誤國」層次,認真討論公共政策的少之又少。難得藍綠陣營終於想通了,願意針對雙方的缺失做政策面辯論,如那一黨的地方執政更好、馬政府如何無能、民進黨的ECFA主張對民生有何影響,這些都是有實質對錯可言,並且可驗證的。但願就從這場五都大選,台灣開始回歸政黨政治黨政治正軌,不再為無謂的意識形態之爭耗散社會成本及國家元氣,台灣正式進入民主建設時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