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9/13
北市府置身新生高及花博弊案,郝龍斌選情告急。國民黨竟然飢不擇食、慌不擇路,想靠「蘇打小組」來救郝,還要馬英九及諸立委全面輔選,「當做自己在選」。郝龍斌及其團隊則面無愧色,堅持市府高層全部清白,是因選舉才遭誣衊,至於道歉,郝也專程向發生弊案的新工處員工道歉,而非向台北市民道歉。以上態度,與林火旺、沈富雄的勸退相比,正是政客與非政客之別。
林火旺及沈富雄是站在弊案的角度看問題,認為郝解決不了問題,情況只會愈弄愈糟。林火旺身為藍營,尤其需要道德勇氣,打破藍綠陣營普遍存在的鄉愿心態(藍營對郝,正如綠營對扁),直指問題核心。試想郝連用人都分不清好壞,連處理弊案都不乾不脆,說話像一個少不更事的生手,市民如何仰仗這種人領導市政?林、沈二人的勸退,不只為郝好,而且為市民好,乃非政客才有的思考。
而正如羅曼羅蘭說的:「知識份子蔑視政客,政客蔑視知識份子。」政客的思考點完全與公共知識份子不同,只著眼於我方選情的得失,汲汲於一席一位的保全,什麼是非對錯都不顧。新生高及花博的弊情不重嗎?當然重,但政客卻傾集體之力將之硬拗成蘇郝一樣差,說蘇拿了中藥商公會十萬,也是貪腐;或更拙劣的,說民進黨為反而反,過去反ECFA,現在反花博,動機都相同。
蘇郝一樣差就證明郝適合當北市長嗎?反ECFA和反花博弊案真正動機相同嗎?美國評論界大師李普曼說:「成功的政客總是充滿不安全感,杯弓蛇影。為了在政壇上力爭上游,政客真是無所不用其極。」趙少康警告北市丟了,馬英九連任之路也沒了,屆時不是「鐘擺效應」,而是「骨牌效應」。趙是標準的縱橫家口脗,為救援新黨同志,不惜「 馬救郝」。但國民黨高層竟一片鳥亂,慌成一團。
事實上,以台灣選民的智慧及對國、民兩黨的不放心,選民會坐視「一黨全拿」嗎?馬英九時代,總統及國會全拿,接下來立委補選及地方選舉(包括五都),民進黨即扳回數城。阿扁時代,民進黨躍居國會第一大黨,阿扁又連任成功,接下來四年,民進黨即連選連敗,最後國會剩四分之一席次,總統也大輸。李登輝時代,李在四組人馬中超高票當選,接下來民進黨即囊括全國各大縣市,國民黨空前慘敗。由此可見,「鐘擺效應」不只在成熟民主國家常態存在,在台灣也穩定存在,其擺動就像東西方外交史上著名的均勢平衡。
政客與非政客最大之別在哪裡?在前者只有一黨一姓,沒有國家人民,後者以國家人民為重。法國總統龐畢度詮釋得極好:「政治家是為國家服務的,政客是讓國家替他服務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