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

不該任焚燒金紙繼續泛濫

2012/09/03

台灣高中以上程度,都讀過國文課本宋高菊卿的清明詩「紙灰飛作白蝴蝶,淚血染成紅杜鵑。」或清袁枚的祭妺文「紙灰飛揚,朔風野大。阿兄歸矣,猶屢屢回頭望汝也。」詩文情真意切,浪漫感人。但同樣的場景,用到現代都會區的農曆七月燒金紙,就一點也不浪漫感人,而是煙霧瀰漫,令人窒息,有嚴重汚染及健康問題。為什麼這麼不衛生的習俗,政府卻不禁止?民間(尤其是商家)還愈燒愈多,仼憑空氣惡化?

燒紙錢是媚事鬼神的行為,猶如陽間行賄送紅包。多數燒紙錢者認為焼越多,回饋越大,財利健康滾滾而來;或至少招福遠禍,「有吃有行氣,有拜有保庇」。民情如此,難怪官場貪污腐化繼起不絕,民間送紅包習以為常。而奇怪的是,近年國人喜歡養生,各種生機飲食、無毒環境追求若渴。喜歡養生的國民,拜拜時仍大燒金紙,汚染大地、鄰人、自己,大家不覺得二者有矛盾嗎?

問題出在功利主義趨勢。台灣民間宗教研究者指出,國人拜拜中的社群意義已逐漸淡薄,滿足個人現實需要的意義相對增強。換言之,大焼金紙的人,絕大多數是為個人私利。為了個人利益,可以汚染整個社會嗎?政府能不立法限制或禁止嗎?同時燒金紙的人有想過,鬼神真的需要這些金紙嗎?有了香燭及大批供物還不夠嗎?

紙錢在中國原是用於死者而非鬼神的東西。漢代以前,以玉石、錢幣陪葬。漢代加入財寶。魏晉開始用紙錢送葬,但不焚燒。至唐代,上自王公下至庶民才焚燒紙錢送葬。這個習俗的由來與佛教傳入有關,印度、中亞盛行火化,認為火化祭品(供品)可傳給死者。宋代清明詩及清代袁枚祭妺文談到的「紙灰」,即是源自唐代,與佛教有關,又為道教承襲的祭亡儀式。

既然是祭亡,紙錢為什麼又在台灣、東南亞被逐漸用到祭祀鬼神?而且越燒越多?這可能與命理師與風水師的「踵事增華」、推波助瀾有關。問題卻在,鬼神原不需要金紙,活人擅自燒給祂們金紙,這樣對嗎?大家忘了孔子說的「非其鬼而祭之,諂也」嗎?所有的祭祀儀式都應隨時代不斷改良,化繁為簡(如三牲已改為盒裝餅乾糖果),為什麼燒紙錢反而化簡為繁,變成諂媚神鬼的工具?這種違背傳統善良習俗、敗壞民心的作為難道不該制止嗎?台灣大街小巷每到農曆七月及每月初二、十六的烏煙瘴氣,難道該仼其繼續泛濫嗎?

工商業社會大焼金紙,其實非常不可原諒。一是代表科學文明的現代企業,為何比古代人的「敬鬼神而遠之」迷信,由敬變媚,由拜變賄?二是現代注重環保,燒那麼多金紙對嗎?不怕金紙中的重金屬及揮發物造成危害嗎?何況鬼神未必需要金紙,燒金紙給鬼神幹什麼?朝野上下及民間確應合力導正風俗,還給台灣乾淨空氣,拜拜不要燒那麼多金紙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