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 03月08日
*橫掃北非中東阿拉伯世界的「茉莉花革命」,讓全世界見識了高學歷高失業率的臉書與網路世代,以年輕人集結抗議方式,演出一齣齣螞蟻扳倒大象的革命奇蹟。阿拉伯獨裁者鐵板一塊的政權迅速崩坍。傳統革命英雄鼓動並領導起義的戲碼幾無用武之地。這不只是網路時代的新革命,而且是對杭亭頓「文明衝突」大預言的否證。可以說,茉莉花打敗了文明衝突。
*首先,是湯瑪斯˙佛里曼《世界是平的》描述的全球化3.0版本,讓這種新型革命得以實現。他說:「如果說全球化1.0版本的主要動力是國家,2.0版本的主要動力是公司,3.0版本的動力就來自個人。能夠讓個人自由參與全球競爭的不是馬力,也不是硬體,而是軟體和網路。」全用軟體和網路,阿拉伯年輕人達成了與20年前東歐人「蘇東波」相似的革命效果(民主第三波),進入民主化全球競爭殿堂。
*其次,杭亭頓認為二次大戰及冷戰時代的意識形態衝突,以自由主義的勝利而告終,這是西方文明內部的衝突,可稱為西方的內戰。接下來就是西方文明與非西方文明之間的衝突。這種衝突以種族、宗教復興、反西方等「身分」為標誌,比意識形態衝突更絕望,因為後者問「你站在哪一邊」,立場是可改變的;前者卻問「你是什麼人」,與生俱來的身分是無可改變的。
*文明衝突論犯了極大錯誤。杭亭頓忘記從兩希(希臘、希伯萊)文明開始,意識形態就衝突不斷,至今還沒有結束。伊斯蘭文明、儒教文明與西方文明的衝突,與其說是文明之間無可避免的衝突,不如說是反西方霸權與多快接受民主制度的衝突,這並不是不可調和的。
*而且儒教及伊斯蘭各國統治者的反民主、反西方,並不表示其他人,特別是先進知識份子也跟著反。民主、自由、人權早已形成一種普世價值,早晚儒教及伊斯蘭文明都必須進入。被視為民主荒漠地區的中東、北非與阿拉伯世界會爆發「茉莉花革命」正說明了文明衝突論的誤判。
*事實上,杭亭頓從結論相對樂觀的「民主第三波」退回悲觀的「文明衝突」,主要是他對全球化的信心不夠,同時他的行為主義研究方式忽略了價值觀,不知道民主、自由、人權的滲透力,乃至與市場經濟的關聯,遠遠超越文明衝突,甚至足以敉平文明衝突。他的文明衝突論開章明義說:「我的見解是,在新的世界中,衝突的根源主要是文化的,而不是意識形態和經濟的。」一開始就進入死巷,難怪推論及結論欠缺合理,充滿WASP(白人安格魯撒克遜新教徒)新保守主義的被害妄想。
*像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需要物理實驗證明一樣,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論也需要政治實驗證明。而實驗結果是:茉莉花打敗了文明衝突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