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

武昌起義 不意外的意外

2011年 10月10日
*欣逢百年國慶,借此節日討論一下武昌起義。該一預先規劃卻突生變故,不得不倉卒起事的冒險,竟在群龍無首下一擎奏效,有如神助。孫中山《自述革命經過》因此稱「武昌之成功,乃成於意外」。其實武昌起義之成功,猶如辛亥革命之成功,其內外條件已備。瓜既成熟,一經採摘,自然蒂落。與其稱之意外,不如稱之不意外的意外。
*何謂不意外?一是武昌起義後,數日間武漢三鎮相繼得手,蓋因革命風氣深入「新軍」,又由本地人領導之故。自清代曾、左、李以來,湘軍淮軍轉戰南北,接觸西方,眼界思想大開。廣東人革命最早,是革命的搖籃,但經過幾次起事失敗,活動陷入低潮。宋教仁等遂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,改變孫中山「有共同之宗旨,而無共同之計劃,有切實之人才,而無切實之組織」弊病,加強組織、計劃與領導,奉黃花崗之役英雄黃興為領袖。革命從此走向集團作戰,特別是與各省新軍協同作戰。可以說,武昌起義標示了廣東階段的結束,兩湖階段的開始,也就是孫中山領導的結束,黃興、宋教仁(及曇花一現的黎元洪)領導的開始。
*幾件事可看出孫中山的失勢。一是南京政府成立前,革命陣營分裂成擁黎擁黃兩派,孫身為無權的「精神領袖」,被推任臨時大總統,屬過渡性質。二是南北立憲、革命兩派不久達成協議,由袁繼任孫,黃興等皆極力推崇袁(當時袁既手操清廷生死,又獲列強及國內立憲派、實業界擁戴,是領導共和的不二人選。而「中華民國」、「五族共和」、「五色國旗」,則非孫、袁提出,是武昌起義次日革命、立憲雙方早已議定)。三是孫中山民國3年成立中華革命黨,變相解散國民黨,要求黨員立誓效忠孫,此舉引起黃與孫的永久決裂。解散國民黨,逼走黃典,恰恰說明孫在民國以後的不得志。
*武昌起義之不意外,還有一重要原因,就是甲午戰爭、戊戌變法,特別是義和團之亂後,清廷為挽回人心離散,逐步推行康、梁鼓吹已久的立憲、新政。立憲是19世紀中期由西歐往中歐、東歐、俄羅斯蔓延的熱潮,到一次世界大戰結束,立憲運動才在全歐成功。清廷當然不可能比歐洲先進,預備立憲及各省設諮議局已屬極大讓步。但該讓步卻催生了立憲派及各省自治。
*武昌起義會導致南北各省紛紛宣布獨立,讓清軍顧此失彼,無法分頭剿滅,與立憲自治風氣的迅速蔓延有關,也與義和團之亂時東南自保(獨立)的先例有關。至於新政,培養出一大批先進的留學生及新式學堂師生,無異替排滿革命「久蟄之人心」添加大堆柴火。連小蝦米的武昌工程營小兵都能打響起義第一槍,其餘自可想見。
*武昌起義成功,是革命黨改進領導、組織、作戰及革命風氣深入新軍的結果。辛亥革命的成功,則是排滿思潮普遍深入人心的結果。辛亥革命基本上是民族革命,而非民主革命。猶如北伐及中共建國,也是救亡革命,而非民主革命。民主革命要到90年代的台灣才算完成,而且是不流血革命。杜甫詩云:「聞道長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。王侯第宅皆新主,文武衣冠異昔時。」這就是中國式的革命、造反、打天下,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