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漂泊的台灣人

2012/2/27
豪小子神奇魅力席捲全球,「林來瘋」成為迅速引領時尚潮流的新字。急於分享林光彩的各國也開始「搶人」,身為林父林母故土的台灣說他是正港台灣人,中國大陸說他是中國人,韓國說他是韓國人,馬英九對來訪的美國眾議員團說姚明可以打中國代表隊,林也可以打台灣國家隊,結果遭到對方回嗆「林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」。其實,林是什麼人對其他國家都只有錦上添花意義,唯獨對國際孤兒的中華民國具有屈辱補償的雪中送炭意義。台灣正像華格納歌劇那個被詛咒漂流天際的<漂泊的荷蘭人>,尋找靈魂落腳處是台灣人的集體宿命。
台灣人在國際比賽場合拼命揮舞公開被禁的國旗。台灣人需要「半路認兒子」,林書豪、曾雅妮、王建民等的榮耀使台灣人喜極而泣。台灣人也需要「半路認老爸」,部分人幻想倚靠美國擺脫中共,甚至成為美國第51州,部分人在痛失蔣家怙恃後,翼求與過去敵人統一。所有這些都源自身份認同的喪失及矛盾,或源於屈辱補償的需要,堪稱「一片芳心千萬緒,人間沒個安排處。」
然而,「半路認老爸」及「半路認𠒇子」是封建宗法的殘留,你過去是哪國人、你就永遠是哪國人,以及你祖先是哪裡人、你就是哪裡人的屬人主義,已經不合於尊重自由選擇的現代社會。全世界文明國家採行的幾乎全是屬土主義,你在哪裡出生就是哪裡人,你選擇歸化某國或認同某地絕非數典忘袓。因此,台灣人喜劇性的幻想及攀附是不必要的,悲劇性的矛盾及徬徨也是可以解開的。
例如:郝柏村近日撰文稱台灣是地理名詞,中華民國不該稱台灣。一些領台灣退休俸的將領一再聲稱兩岸軍隊都是國軍。一位老先生投書指摘台灣教育,說孫子聽到他袓籍河北,竟指「袓父是外國人」。他們的問題都出在自己混淆國籍與族裔界限,只知道自己是中國人,不知道文化及歷史的中國(華)不同於國籍的中國、ROC與PRC的國軍分屬不同國家,更不知道對現代台灣年輕人而言,大陸是另一個國家,同時中華民國以所在地稱台灣是順理成章,稱中國反而滋生誤會。如果這些老先生不願自行解開矛盾,時間會幫大家解開。
身份認同的喪失及矛盾使新舊台灣人尋求各種「老爸」,屈辱補償的需要使台灣人尋求各種「兒子」。這是國際孤兒的典型心態。用黑格爾的說法,國家起源於衝突,人類為贏取「承認」而進行生死鬥爭,中華民國是這場鬥爭的敗方,敗方就淪為奴隸(國際孤兒),飽受屈辱歧視,但其贏取承認及補償的行動不會終止。
問題卻在,人類有一種劣根性:我要你承認我的平等地位及相同權利,我卻不承認你。這不只發生在國與國間,也發生在人群與人群間。侮辱與蔑視對方,就是拒絕承認對方、否定對方,使對方身體及靈魂都成為我的(實質或阿Q式的)奴隸。獨派蔑視及不承認中華民國、侮辱中國、否定九二共識,統派否定中華民國是台灣、曲解台灣意識為台獨,都是「拒絕承認」對方。中華民國已淪為國際孤兒,內部還互相否認,難怪「漂泊的台灣人」一直漂泊,永遠看不到靈魂碇泊處。
華格納<漂泊的荷蘭人>結束詛咒的唯一方式,是出現願以生命和他互愛的女人。「漂泊的台灣人」要結束漂泊,同樣只能透過內部互愛及互相承認,讓中華民國與台灣合而為一,進而協和對岸,共創兩岸雙羸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