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國民黨領導民進黨改革

2009/10/26

國民黨中常委決心全面改選,看似為賄選送禮的「歷史共業」解套,其實從大歷史角度看,是類似辛亥革命的第一槍,值得肯定鼓勵。此後堅拒改革的第一張骨牌倒了,第二第三張還會接連倒坍,猶如馬丁路德改革對中世紀巨石教權的致命衝擊。國民黨中常委若能作廢重選,還有什麼制度性共業(包括黨產案)不能改正重來的?國民黨經過多年沉寂,終於繼蔣經國、李登輝之後,再度扮演領導改革的火車頭,老大哥國民黨也將再度帶領小老弟民進黨前進。
國民黨新任中常委紛紛請辭造成重選,絕非殺兩隻小雞而不警猴的「馬式風格」,相反,它是儕輩壓力迫使馬英九不得不跟進領導的新創例。前者是表面工夫,後者是實心改革。如果後續處理成功,贏得社會信賴,這就是一次庫恩式的「典範轉移」。社會將看到80年代的蔣經國改革、90年代的李登輝改革後繼有人,風雲再起。大家也將看到迅速墮落為社會最大負面力量的民進黨,不得不急起直追,斷尾求生。
民進黨沒有改革動力,因他們自恃國民黨比他們腐敗。民進黨墮落且義正辭嚴,因他們認為國民黨更墮落。但這種比爛藉口(「比爛」一詞正是隨民進黨墮落而俱生)經不起歷史事實一照。歷史事實是:黨外運動確曾領導過民主改革,但那是80年代中期前的事,與民進黨無關。
80年代中期以來,改革全是國民黨蔣經國、李登輝領導之果,新成立的民進黨則尾隨在後坐享其成。蔣經國的台灣化、民主化奠基成就,大家有目共睹(1983年初余紀忠就私下告訴我,蔣經國親口對他說「這政權一定交還本地人」),連民進黨的成立都經過他「默許」,更不必談中央民代全面改選及「政府在哪裡,法統就在哪裡」的石破天驚談話了。
李登輝的民主化成就不遑多讓。他藉野百合學生運動之力,召開國是會議,為此後一連串大改革找到全國背書,這比蔣經國「獨排眾議」式的改革力省而功倍。此外,我個人建議而由李登輝推動的尚包括:基於為言論自由坐牢等民主貢獻及政治公平,將新成立的第四無線電視台票投民視集團。為解決民進黨長期經濟拮据,安排許信良「主帥夜奔敵營」,談妥一票30元補助方案。為解決最大在野黨四處搬遷之苦,避免國民黨「為富不仁」,主動叫劉泰英送錢蓋民進黨中央黨部,卻被施明德罵成「李登輝想賄賂我」。為免未來政黨輪替,民進黨治國無能,需經先期訓練,而洽商組大聯合政府,卻因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刻意反對而作罷。
國民黨如火如荼領導改革之際,民進黨在做什麼?在搞由民主向台獨的大逆轉,並出現民主運動多年首見的「割稻尾派」阿扁、辜寬敏等人,貽害民進黨至今。史蹟斑斑,國民黨不領導改革,民進黨有任何改革動力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