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01/11
新流感疫苗在台灣引起緩打、停打、拒打潮,雖經政府發動醫界公衛專家(不分藍綠)輪番力挺,並宣布民眾可自由選擇諾華或國光施打,民調仍顯示有五成民眾覺得疫苗不安全,六成民眾不打算接種。這完全是馬政府一連串危機控管失當,甚至任其擴大的結果,可稱為馬政府危機管理的危機。
民眾拒打疫苗是前所未有之事。這不是對疫苗的信心不足,而是對馬政府信心不足的延伸。當馬政府八八水災被指為輕忽人命,美牛案密室決策被指為罔顧民眾健康,ECFA也被認為報喜不報憂,國光疫苗又由毫無經驗的公司研發生產,人體實驗數據付諸闕如,緊急進口諾華更只限於特定人群施打,一旦國光接種死亡病例一個一個傳來,民眾不爆發恐慌停打,幾乎不可能。一些馬政府支持者責備媒體及在野黨惡意渲染、扭曲真相。但信心危機是「物必先腐而後蟲生」的。必須先有民眾對馬政府的信任危機,才有民眾對疫苗的信任危機。疫苗危機本質就是馬政府的危機。
馬政府的危機首在缺乏危機管理。人類歷史幾乎都在危機中度過,重大事件時有發生。這些都不希奇,發生後不進行危機處理及損害控管才是希奇。
20世紀末20年是危機管理長足進展的時期,尤其諸如美國賓州三哩島核輻射外洩、印度巴帕市毒氣外洩、俄國車諾比核電廠大爆炸,以及諸多食品、藥品、商品安全問題造成社會恐慌,都使危機管理躍升「風險時代」顯學。馬政府輕忽危機管理,聽任星星之火燎原,確實令人驚訝。
每次重大事件例如疫苗危機擴大,都有其發展周期。史提芬.芬克提出危機發展四階段模式。一是潛在期,也是危機最易處理的時期,救火隊在這階段就該滅火,不能到大火燎原時才倉促成軍。二是突發期,事件急速發展,產生滾雪球效應,引起越來越多媒體關注,危機事態不斷干擾正常秩序。
三是蔓延期,以新流感疫苗風波而言,就是緩打、停打潮蔓延時,麻木不仁的政府經常到這階段,才緊急進行損害修補。四是解決期,危機暫告解除,但仍要提高警覺,以免危機死灰復燃。
儘管危機發展分為數階段,但解決之道首在警覺,必須建立危機管理的適當機制,以免時機延誤。拿破崙就是危機管理的高手,他對侍從說:「晚上盡量不要進我房間。有好消息絕對不要叫我起來。但一有壞消息,一定要馬上通報我。因為那時候是一刻也不能延誤的。」
馬政府如果不改變「自我感覺良好」的習性,一發生大事就先卸責(如美牛案及疫苗風波皆推給楊志良承擔),馬政府將永難脫離危機管理的危機。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。不只美牛案及疫苗風波,包括去年底縣市長改選兩黨得票率的拉近及1月9日三席立委補選國民黨的全輸,都源自民眾對馬政府的不信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