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

兩岸政策 貪小失大

2011/05/30
有毒塑化劑風暴席捲全台,各大知名品牌幾乎無一倖免,MIT商譽毀於一旦,大陸三聚氰胺的毒牛奶事件望塵莫及,台灣民眾肝癌及不孕率居高不下禍首在此。而既不是食品又不是食品添加物的塑化劑普遍用於食品,與環保署、衛生署的互踢皮球及互不管有關。塑化劑光聽名字就不能入口,台灣商家、廠家、官署卻貪圖省錢或省事而讓無辜民眾被荼毒20年。只有「貪小失大」一詞可以解釋此一人性弱點。
但切莫以為這種貪小失大只發生在商界。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經過三年檢證,圖窮匕現,也已成了貪小失大實例。被馬政府大吹大擂的兩岸雙贏典範「中華台北-世衛模式」,原來是一次式入場,每次要看中共臉色,全然沒有制度化。而中華台北名稱也只有五天,只限於相關會議,其他場所恕不優待。亦即台灣是以「中國台灣省」身分掛中華台北牌,出席屬「暫時性特例」,世衛對台灣的定位不得有任何改變,會員國亦不准與台灣接觸交流。以上規定見諸世衛內部正式文件,而非馬政府所稱的「密函」。
世衛內部正式文件以中國台灣省定位台灣,馬政府竟故做不知。被在野黨立委揭發後,馬英九還指是世衛組織「表裡不一」。等到紙包不住火了,馬才承認「過去幾年,大陸不只威脅台灣安全,也刻意打壓台灣國際空間,作法至今沒有改變」。而民眾不會忘記,馬政府是如何宣傳自己的兩岸關係大突破,如何批評扁政府一步都跨不出去,世衛內部文件揭露後,又如何說國際對我打壓現象存在已久,密函事件是有心人炒作。
在馬政府的對內說詞裡,中共似乎仁慈慷慨而有求必應。馬英九還自信滿滿的與美方智庫及來訪議員大談「大陸政策三道防線」,如兩岸和解制度化、九二共識落實、增加台灣在國際貢獻,一副台灣已重返國際之狀。如今看來,重返國際言之過早,打壓來源不是國際而是中共,九二共識根本沒有「一中各表」及「互不否認」,只有一中原則。馬政府空歡喜一場,除了大吃嗟來食,對內「驕其妻妾」外,台灣處境並未實質改善。
簽訂ECFA一年後,台灣叩關FTA之門同樣停留在可行性研究階段。可行性研究意思就是擱置,敷衍兩下,背後因素可能為中共。而ECFA雖然帶來一些效益,但也使得中共針對特定項目、特定人物的收買及特定區域(如台灣中南部)的統戰採購,更加如魚得水。中共甚至覺得不必動武,光靠收買就能買下台灣了。
馬政府一群身世單純、想法天真的黨國新貴,碰到飽經憂患、絕無仁慈的老牌共黨,是不可能有任何僥倖的,貪小一定只會失大。霍布斯邦自傳描述了共產黨員驚濤駭浪的一生及陰鬱扭曲的人格。他還引用布萊希特《共黨革命家致後輩》的詩句:「我進食於戰役之間,在謀殺者之中席地而眠。當你們浮起於我們滅頂之處,請勿忘記我們陷入的黑暗年代。啊,我們這些要為仁慈鋪路的人,本身就不可能仁慈。」奢想中共仁慈的人可以醒醒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