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

少數派心態在台灣

. 2012/11/29




本屆金馬獎,台灣成為輸家。一些民進黨立委大鳴不平,不是說金馬獎「替大陸辦的」,就是呼籲「停辦」。這種洩憤式話語,立即引來專業電影人紛紛抗議。政治人物談電影,本就難免外行,外行還「語不驚人死不休」,除政治目的外,恐係少數派心態作祟。2004年319槍擊案發生,一大堆社會名流包括侯孝賢出面譴責阿扁,同樣是外行談政治,同樣是少數派心態。

侯孝賢說得對,金馬獎由幼稚到成熟,在華人圈有其公信力,其威望非香港金像獎及大陸金雞百花獎可比,民進黨立委們不該胡說八道。但少數派行為的特徵就是激進、反主流、故意唱反調。當年阿扁連任成功,那些社會名流也是站在少數派立場,否定專業辦案(連李昌鈺的鑑識他們都不信)。與成功及幸運的主流派相比,少數派充滿挫敗感。婦女、年輕人及少數團體相對較具少數派心態,從統治階級或特權階級突然「主奴易位」的人也較具少數派心態。

多數派是社會主流,不管是長期的多數派如國民黨,或阿扁連任成功後暫居多數派的民進黨,都是社會主流。社會主流的特徵和少數派不同,以溫和、穩健為主。2004、05年民進黨的表現正像社會主流,不甘心總統落選的國民黨及其支持者則像反主流。反主流凡事杯葛,如攸關台灣自衛的對美軍購,仍居立院多數派的國民黨在阿扁任內不斷杯葛,不管台灣死活,因為國民黨此刻已是少數派心態。

少數派心態不利於政治競爭。如果不是06年扁家貪瀆㢢案,民進黨「護扁心切」一起沈淪,被民眾唾棄,很難相信自暴自棄的國民黨有再起機會。國民黨確實表現太差了。馬英九是做為國民黨的「異類」,以形象清新而崛起。如同蔡英文也是做為民進黨的「非典型」,脫穎而出。國民黨的異類及民進黨的非典型,在兩黨沈溺於少數派心態時,特別為社會激賞。畢竟主流代表常態,社會大多數人就「社會共同體」而言,傾向溫和、穩健的主流,反主流永遠不易贏得選票。

在一般國人印象中,民進黨一直是做為反派角色而存在,台獨尤其是對現狀最大的反派。其實黨外時期,民主人士看似國民黨的反派,卻是進步民眾心目中的正派英雄,因為開放黨禁報禁、國會全面改選、總統直選等訴求符合社會心聲,民進黨的崛起及壯大得力於黨外遺產。當民進黨離棄民主議題,改打台獨牌後,正派英雄形象退色了。等到該黨為𥘵護扁家貪瀆而發動「本土政權保衛戰」,反派角色更是從此確立。

反派角色耍寶、為反對而反對、語不驚人死不休。呼籲停辦金馬獎和反對中華民國版「九二共識」、「憲法一中」,都是少數派心態作祟。明知這些對政黨再輪替有害,他們卻像自虐狂般無法自拔。看到今天民進黨的沈溺「獨癮」,很難想像當年他們曾為執政而通過目光遠大的<台灣前途決議文>及氣度恢宏的<族群多元國家決議文>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