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7月17日 星期四
不要再上「藍綠對決」的當
2014/07/13
國民黨中常會迎合馬英九旨意,做出「廢止」基隆市長候選人提名的破天荒決議,完全沒有任何法源依據。此舉使馬英九的「便宜行事」再添一樁。曾經如同法匠般「拘泥形式」的馬,會變成獨裁者般「便宜行事」,原因只有一個,就是「拒絕跛腳」、「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」。而他自認沒有比大選獲勝(包括2012、14、16大選)更能維護個人權力,他的權力飢渴症於是以「藍綠對決」為出口,每天朝思暮想都是藍綠對決。
馬英九既然把選舉勝負視為個人權力消長指標,明知自己施政極失人心(支持度9%足以為證),還要奢想國民黨獲勝,自然會為勝選不擇手段。例如一再以揭弊、查弊為手段,逼迫黨內同志就範、抹黑他黨競爭者;一再為獲勝而大打藍綠對決牌,尤其眼看2014大選國民黨形勢不妙,更是處心積慮將選戰引向「回歸基本盤」,意圖以藍大於綠基本盤取勝。「廢止」基隆市長提名,亦是基於勝選考量。
問題是,如果每一個地方首長候選人都要憑獨裁者一己利害考量,決定提名或廢止提名,那民主時代最重要的民意在哪裡?以基隆市為例,不只中央在處置黃景泰時,法源及程序正義都站不住腳,決議粗糙(「馬氏風格」永遠如此目中無人、不尊重民主及法治),而且馬英九不該先問問基隆人同意這種粗糙做法嗎?有哪一個國家的地方民選首長是由中央指派的?
如果黃景泰「疑似」涉案(但仍未被起訴)是遭廢止提名的理由,那其他已經涉案且被起訴或判刑的地方首長為什麼不必廢止提名?雙方公平正義的標準在哪裡?而如果說是黃的民調落後才遭撤換,那胡志強、連勝文民調都落後對手,是否也該一體撤換?什麼時候民調成了這麼重要的因素,連兩蔣及李登輝都不敢做的隨意撤除提名,最不在乎自己民調的馬英九居然「膽大妄為」做了!
有人說,國民黨基隆若失守,會影響雙北和桃園選情,所以「殺」黃景泰是為解救北部選情。這種說法非常奇怪。國民黨不是很迷信藍綠基本盤的55:45差距嗎?民進黨不是也跟迷信嗎?那國民黨更該有恃無恐,害怕什麼?國民黨歷年提名基隆市長人選都不重形象,許財利、張通榮無一不差,基隆建設遙遙落後北部各縣市,國民黨從不在乎基隆人生氣,為什麼提名黃景泰要在乎基隆人生氣?黃有比許財利、張通榮差嗎?恐怕沒有!
關鍵不在黃景泰,而在馬英九。馬把國家搞到天怒人怨,身邊親信大多胡搞瞎搞,連十二年國教都出事,連教長都涉入學術論文造假的國際大醜聞,連國安幕僚嚴重破壞憲政體制都受馬英九賞,如果國民黨2014還能勝選,那才證明台灣選民是白痴!證明台灣的民主政治是笑話一場!證明過去廿年大選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」只是鬧劇一場!人民眼睛從來沒有雪亮過!
然而,正是因為人民眼睛雪亮,把帳算到馬政府頭上,今年國民黨選情才會如此吃緊。以往國民黨不怕許財利、張通榮差,今年獨獨怕黃景泰差,因為動「多米諾骨牌效應」的是馬英九,馬推倒了第一張牌,第二、第三張牌自然跟著倒下。黃景泰如果不幸落選,他的「疑似」弊案絕對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之前馬政府天怒人怨的千斤萬斤稻草早已重重壓在駱駝身上!
馬英九沒有「看到」這個問題嗎?當然沒有。馬金體制沆瀸一氣,只管把自己犯錯的責任歸罪於人,「告」媒體人、「殺」黃景泰、「警告」朱立倫、總統邀五院院長茶時「獨批」王金平,都是這種心態的反映。聖經說,只看到別人眼中的刺,沒有看到自己眼中的樑,正是指這種人。這種人之會認為只要成功激起藍綠對決,就能靠「藍大於綠」的基本盤取勝,也是因為沒有看到自己眼中的樑!沒有發現自己加在藍營候選人身上千斤萬斤的稻草!
更重要的,任何國家都有公正客觀的「獨立選民」,這些人不是陰謀詭詐的宣傳手法及司法約談能左右,決定大選勝負的往往是這些人,他們的數量隨公民社會成長而俱增。能被陰謀詭詐影響的只是一小部分「中間選民」,也就是投票傾向可(在不同政黨間)變動又易受突發訊息(如2012年的宇昌案)左右的選民。對於這些人,最好的解藥也許是:不要再上「藍綠對決」的當,哪邊做不好,哪邊就該下台,換人做做看,如果兩邊都不好,那就投第三邊,總要讓做不好的一方得到教訓,不敢再肆無忌憚貪腐、目無人民。
如果選民連「流水不腐」的政黨輪替道理都弄不清,永遠只投一黨,那他們就是造成國家「一灘死水」、政客向下沈淪的幫兇。他們不配稱「主權在民」的公民,只能算臣民或啦啦隊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