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孫慶餘
2012/10/02
驚聞南懷瑾辭世,對從小就拜讀其著作及聽聞其禪法的我,不能無感。特以此文表達我對「死生大事」--解脫之道的關懷。自從近年吉兒•泰勒<奇蹟>著作及演講出來以後,「解脫之道」已變得越來越實在,而且非遙不可及了。 ---作者
自古以來,求解脫就是各宗教要務。佛教明心見性,道教服食養氣修真,全部不離「真」「性」;並稱二者本自具足,是「吾家故物」,不必向外馳求。仙佛真的在「各人心中」,眾生皆有佛性,皆可證道圓果,「一超直入如來地」嗎?歷代大師大德包括宋明理學都說是,都留下許多<語錄><會要>,還用各種辦法(例如棒喝)接引四方學者,讓你契入。但科學理性篤信者卻說不是,說這是幻覺,是神祕主義。直到吉兒•泰勒這位腦神經學家中風,才發現腦中果然有「真如」世界,待你挖掘、體悟。<心經>所說的「遠離顛倒妄想,究竟涅槃」原來不是妄想。
沒有腦科學的發展,腦內奧祕永遠不為人知。從左右腦的不同功能開始為人所知,到村山茂雄的<腦內革命>,再到吉兒•泰勒的<奇蹟>,大家終於明白,腦內確有兩個世界,人人皆可訓練,使之達到各自高峯,或使之協和無間,不再是現在的左腦壓制右腦(或理性壓制感性),成就成佛成仙的「最高人性學」。
泰勒歸納出的腦內兩個世界,大抵是:左腦主理性、邏輯、辯論、辯證、分別心等;右腦主直覺、感性、和諧、協和、無分別心等。左腦是語言世界(語言構築知識),注重因果時空順序,屬線性思考,注重計劃、算計、分類等微觀小事,關心自我(小我),我與他者、與世界有界限,因此苦多樂少,是人際關係取向。右腦是感覺世界(綜合性、直覺性知識),注重此刻、當下,屬非線性思考,注重整體、和諧、法喜等宏觀大事,關心大家(大我),我與他者、與世界無界限,並享受這種無界限(極樂)之感,是宇宙關係取向。
看到左右腦的功能,許多人不難發覺,右腦正是修行者所謂「真」「性」所在。禪宗「直指人心,見性成佛」,指的見的正是這個。<心經>如咒語般的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妄想,究竟涅槃」,境界也是這個。<金剛經>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;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」,要破的相正是左腦的執著,或稱我執、理性執著,「離一切諸相,即名諸佛」。
然而離一切相就進入「真如」世界嗎?不是,還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<六祖檀經>的「問有將無對,問無將有對,問凡以聖對,問聖以凡對,二道相因,生中道義」,就是要打破一切相對、一切二律背反,讓左右腦兼容並用,右腦反來導引左腦,左右腦融為一體,人法不二,此時才能「生無所住心」。
腦神經學家泰勒的珍貴發現,為人類找到通往「最高人性學」(無論你稱它涅槃、飛升、與道同體、與神同在)的門戶。不只成佛成仙的境界不再難解,像威廉•詹姆斯<宗教經驗之種種>的敘述也同樣可解:「透過祈禱,凡我有任何難題頹喪,都得到幫助、鞏固,使我增加力量。它是一個永不枯竭的、具有實效的公道、真理和威力的泉源。在我無力時,我不自禁向它求助,它總能把我救出苦難。」因為它就是你右腦,或你右腦才能接近神。
如何訓練右腦?孟子說:「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。」耶穌說:「你們若不回轉,變成小孩,斷不得進天國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