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改善兩岸關係未必改善國格
2014/02/16 作者:孫慶餘
王張兩位主管兩岸事務官員正式會晤,互稱主委、主任官銜,王並在南京謁陵時提到中華民國。馬英九稱這是「隔海分治」63年來不得了的歷史性突破,具里程碑意義,會讓台灣國際關係持續擴大。情況真有如此樂觀嗎?兩岸關係改善真會改善台灣國際關係,尤其是處境艱難的國格嗎?恐怕未必如此。
陸委會、國台辦主管互稱官銜,看似「政府」間交流,其實兩岸事務機構本非正常國家機構,是因應兩岸特殊關係而設的臨時機構,主司「中國內部事務」,不脫「一個中國」框架,它與代表國家且具政府間關係的內閣部會交流是不同的。如果中方願意在其他部會,包括國家領導人間也交流,並互稱官銜,這才算改善台方國格,以及兩岸「關係對等」。否則所謂「隔海分治」、「兩岸分治現實」,都是台方自說自話,不獲中方認同。「一中各表」更只是中方䆟忍的「一中自表」,除特定區域外,在各種官方場合及國際埸合都不容出現,也就是「中華民國」不准出現。
王郁琦單單在南京中山陵提中華民國,因為這是中方容忍的特定區域,之前連戰、宋楚瑜同樣在此提過中華民國。馬英九熱衷的APEC「馬習會」,中方予以回絕,也因那是領袖會議;讓馬習在APEC見面,等於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元首和中華民國總統見面,變相承認中華民國、承認「兩岸分治現實」。一旦中方在各國領袖面前默認中華民國及兩岸分治,而台方沒有先承認中方的「一中框架」,中方還能振振有辭「統一台灣」嗎?不要忘了,1995年李登輝一篇美國康乃爾大學《民之所欲,長在我心》演講,大大觸怒中方,原因正在他多次提及中華民國!
問題是,被拒於國際組織門外已極難堪,如果一國元首出國,連自己國家名稱都不准提也不敢提,這還有國家尊嚴嗎?還像一國元首嗎?而一國國民無論在國內國外,如果連自己國家名稱都不能提,國家的象徵如國旗、政府職銜都必須廻避,他的國家還是一個國家嗎?中華民國國格之艱難,問題正在這𥚃。近幾年兩岸關係雖有改善,中華民國國格卻困頓依然。馬英九津津樂道的「歷史性突破」及「里程碑」,只不過是中方把小鳥籠放大一點,鳥籠本質並沒有變。世界上有一個政府會為鳥籠稍稍放大而沾沾自喜,甚至「驕其妻妾」的嗎?
改善兩岸關係若不能改善中華民國處境,最終國名還要被迫取消或悲慘消失,這樣的代價是不值得的,也是違反中方「我不吃掉你,你不吃掉我」保證的。真正兩全其美的終極解決是共存共榮,這只有「一中屋頂」能做到。而為了促成「一中屋頂」,中方必須比容忍「一中自表」還更寬大,做到接受「兩岸分治現實」,在這個基礎上推動「一中屋頂」。台方則必須繼續改善兩岸關係,朝「一中屋頂」努力,並維持中華民國主體性。當然維持中華民國主體性就是維持現狀 ,也就是維持現在的主權獨立,不另搞台獨。
維持中華民國主體性絕非容易的事。沒有主體性,只能被動統一(被吃掉);主體性過度伸張,又會走向台獨。像扁政府當年教科書改革,建立台灣主體性是對的,但「去中國化」就過度伸張了,中華民國現狀就要破壞了。馬政府現在「撥亂反正」改革教科書,一個程度內也是對的,但矯枉過正到回復蔣介石時期兩岸史觀,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體性就不見了,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及主權重疊的結果,中華民國主體性也自動消失了。一個沒有主體性的國家還能叫國家嗎?
極獨極統最喜歡否認中華民國國格,說「不是主權國家,何來國格」。然而,擁有人民、領土、政府、主權,特別是最重要的「主權在民」的民主中華民國,不是主權國家是什麼?世界上有比主權在民國家更正當合法的主權國家嗎?聯合國雖是主權國家參與的組織,但並不表示不加入聯合國就不是主權國家。難道中共宣稱中華民國滅亡了,在台灣的中華民國也要跟著宣稱自己滅亡嗎?那在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又是哪國人?總統、立委、縣市長及各級公僕是哪國公僕?
黑格爾說只有「要求被承認的鬥爭」,沒有放棄被承認及自我否定身份的鬥爭,如果有,那一定是柏拉圖、亞里斯多德筆下的「天生的奴隸」。黑格爾針對「要求被承認的鬥爭」又說:「不賭自己生命的個人,必然不會被承認為一個人,他也始終不能做為獨立的自我意識。」這段話同樣適用於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。中華民國要被承認國格及改善國格,一定要先確立及維護自己的國格:「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,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。」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