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
對「馬習會」不能抱太高期望

2014/03/09 作者:孫慶餘 馬政府充滿期待的APEC「馬習會」,在兩岸事務主管單位「王張會」中已被打回票。儘管如此,馬政府仍不死心,日前陸委會副主委竟說,中國方面可將在北京舉行的APEC馬習會,解釋為「國內事務」。雖然陸委會馬上更正,但馬政府飢不擇食的心態已昭然若揭。為了見一次面、握一次手,把兩岸關係變成國內事務,馬英九心目中究竟還有沒有中華民國?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被定位為「兩岸關係」,是兩岸往來的基礎,兩岸關係條例及兩岸九二共識皆循此基礎。在近年兩岸交流順利進展下,中方久已不提最傷台灣感情的「國內事務」,而跟着稱「兩岸事務」。沒想到馬政府卻矮化自己,以「國內事務」來取媚中方,對說錯話的官員(官員為馬習會而不惜去中華民國,這是何等可怕心態)又無任何處置。這提醒了大家,馬政府最近悍然調整高中歷史課綱,恐怕也是為了「去台灣化」(去中華民國台灣),以取媚中方。馬英九指派負責這次課綱調整的,正是對台灣人極不友善的大統派王曉波。 兩岸關係之不是「國內事務」,因為中方還不承認中華民國存在,「國內事務」正是否定兩岸有兩個政治實體的提法。早在1998年第二次辜汪會談,辜振甫就當江澤民面指出,兩岸關係的最大困難及障礙,是在中方否定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,這只會激起台灣民眾反感,「自1949年以來,兩岸就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。」辜振甫說:「江先生,今後兩岸關係發展要有所突破,大陸總要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。」 即使最近「連習會」,連戰也對習近平建議,兩岸對「一中」內涵仍有歧異,應以務實態度處理「一中框架」及重視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:「不應忽視中華民國在兩岸關係拓展中,是一個資產,而不是負債,對兩岸間有積極作用。」 習近平上台後,對台政策較偏向「胡蘿蔔與棍子」中的前者。他在這次「連習會」中,溫情喊話更勝以往中國領導人,說:「兩岸同胞一家親。大陸尊重台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秩序和生活方式。大陸在一中框架下與台灣平等協商,做出合情合理安排。兩岸同胞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。」(李克強隨即在人大會議他的首次施政報告中呼應上述講法)。關於馬習會,據轉述,習也說:「兩岸本來就是一家親,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,沒有什麼分歧可以延續下去,大家坐下來好好談,一一想辦法解決。」 習近平言下之意,「馬習會」不是問題。但北京 APEC顯然已被排除,剩下的是什麼地方?什麼方式?海協會陳德銘日昨說,不一定要在國際多邊場合,可以是第三地,或台灣或大陸,不限港澳,核心是要看到九二共識或一中框架,看到兩岸是一家人,有共同的中國夢。 這些談話山重水複,轉來轉去,問題還在中方願不願務實面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、願不願以「一中屋頂」定義「一中框架」。如果不願,所謂兩岸一家人及共同的中國夢,就是「去中華民國」的一家人及中國夢,兩岸政治問題仍然無望和平圓滿解決,台灣民眾仍然必須時時為「擦槍走火」而提心吊膽,時時擔心有馬英九這種為了和中國領導人握手(馬自認這就是他的歷史定位)而不惜矮化國格的台灣領導人,以及為了和中國做生意而唯中共之命是聽的台灣企業家。 美國學者米爾斯海默最近的《跟台灣說再見》一文,絕不是杞人憂天。在台灣越來越自輕自賤,國際政治越來越傾向美中共冶,中國也對自己國際地位及武力越來越自信的情況下,中國「接受兩岸現狀」「兩岸政府合法化」(這是許信良的大膽預言)的可能性只會越來越小,台灣人對完全由中方主導旳「馬習會」能否比美「王張會」規格,自然也不能抱太高期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