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台灣準備面對「中國因素」.

 作者:孫慶餘 12.21.12



從年初的總統大選到年尾的媒體購買事件,都看到台資企業紛紛擾擾,有人因此稱2012年是中國因素元年。其實一個國家崛起富強,向周邊乃至全世界輻射影響力,本是有機生命常態,無論保羅甘迺迪<強權的興衰>或米爾斯海默<大國政治的悲劇>,都點出大國向外擴張發展的同一命運,兩種論調差別只在「擴張過度必然盛極而衰」及「如何長保強盛不衰」而已。中國因素對台灣的影響必將持續加劇,台灣民眾要有心理準備。

事實上,更值得注意的不是中國因素,而是正面或負面的中國因素。如果中國在習近平時代緩步走向民主法治社會,這是台灣人必須歡迎的正面因素。因為台灣無法自外於中國發展,中國好的或壞的發展,台灣都首當其衝。特別在兩岸民間往來已出現虹吸效應下,台灣更不能期待中國因素不及於台灣政治或其他。

舉例說,十幾年前,中共尚須以導彈介入台灣選舉,現在武力威嚇落伍了,大陸台商台企發揮的作用更大,百萬以上經濟選民更成為總統大選的決勝因素。也就是這個中國因素,讓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在總統一役上敗北;即使馬英九做得再差,未來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仍比民進黨贏面大。

同時,也正是這個中國因素,使中國最新護照納入台灣景點,並使海協會宣稱台灣陸委會及海基會的抗議「不成立」。因為根據一中各表原則,台方既可把大陸列入中華民國主權範圍(台方之表),中方自可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納入台灣地圖及台灣景點(中方之表),治權分立並無礙於主權共有。

關鍵正在這裡,主權之爭是無效也無意義的,台灣更該擔心的是負面的中國因素。既然中華民國從1949年後在台灣繼續存在,且已實施民主(主權在民),法治雖遭詬病,卻非中國的人治及黨治可比。如果中國只想在杭廷頓所說的「市場共產主義」下統一台灣,不承認西方的民主普世主義(堅持東西方文化發展及國情不同),利用「以民逼官」「以商逼政」方式,逐次深入影響台灣,包括改變台灣的言論自由生態,那將是「自由」生死交關的時刻,對已經成為自由民的台灣人是一場大災難。

福山在蘇東波巨變後提出「歷史終結論」,引用康德的話,重申歷史有一個終極目標,就是實現人類自由,一部普遍世界史就是說服全人類走向民主共和的歷史。但中共專家學者卻不斷否定該一說法,還提出天下主義或天朝主義的另一說法,有意將古代中國的封貢制度重新施行於東亞。

所謂封貢制度,就是你朝貢我、我冊封你(某一特定人士)的宗主國與被保護國關係,由此形成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秩序,也是中國式的世界秩序。這個秩序充滿封建專制色彩,獨缺民主普世主義及聯合國式平等。如果這個負面中國因素會施加於香港,它也可能會如法炮製於台灣,台灣人要注意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