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城市與鄉村 水泥與泥土.

 作者:孫慶餘     2013/02/14



春節期間受邀赴鄕間作客,享受濃郁的人情味,品嚐獨有的雞鴨飯菜香,白天徜徉於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田,目送飛鳥投向遠方地平線,腦中泛起蘇東坡海南詩句「杳杳天低鶻沒處,青山一髪是中原」,夜晚走在闃寂無人的小徑,兒時熟悉的泥土青草味又回來了。那種遼闊、自由、令人積鬱全開的鄉村經驗,城市是體會不到的。城市與鄉村、水泥與泥土的對比,再度呈現於眼前。

農民是地球最古老的居民,鄉村是人類文明的來處。文明在城市發展,但文化的母體永遠在鄉村。那裡有城市遺忘的禮俗與純樸人情味,有住不慣城市水泥叢林的父母,有一個留守家園的兄長,有一棟祖厝或老家,老家是根的象徵,父母或兄長是家族團結的中心,在外奮鬥的子女依例年節回家團聚,完成「鮭魚返鄉」儀式。這就是社會學家杜尼斯所謂的鄉村「共同體」與「禮俗社會」,不同於城市的「法理社會」。城市是拼鬥、賺錢的地方,是「陌生人社會」,鄉村才是費孝通說的「熟人社會」,是遊子心心念念的故土與家園。鄕村的泥土芬芳尤其是都會人永恆的誘惑及嚮往。

涂爾幹以「有機連帶」描述城市的分工分化及工作的相互依賴,而把定型化與低分化的鄕村描述為「機械連帶」。事實上,分工的依賴怎能算是有機?感情的依賴及對家人、故土的依戀才算有機。城市的極度算計及工具理性讓人想到人性的「異化」,雖然進步,但失落了最真實純樸之物,也就是共同體意識。諸如愛國主義、民族主義這些共同體意識的替代物或仿冒品,總是充滿算計利用、引人入歧。

城市與鄉村對比最深刻的詮釋當屬<西方的沒落>。史賓格勒認為所有偉大文化都是城市文化,但高級文化必須以「母土」為根,文化春天期的偉大宗教無不深植於泥土,「任何脫離了土地的文化,終必僵化硬化,無復生機」。當高級文化發展由文化階段走向文明階段,亦即物質取代精神時,最終將出現「世界城市」。它帶來的不是文化的繁盛,而是偉大文化的終結:文化人在精神上原是鄉村塑造的,現在卻反過來被他們的創造物大城市掌控、吞噬。

文化生命來自鄉村家園,都會水泥的堆積儘管宏偉壯麗,卻是死亡的象徵,因為家的古老意義已消失,房屋只剩房客及過客,建造房屋是出於功能需要,出於商業因素而非感情因素。在生活違反自然節奏、城市規劃不適人居、「城市病」惡化、生命力衰退、出生率鋭減下,世界城市將走向毀滅。

台北無疑是世界城市,所有的「城市病」台北都有。而明明是盆地,有熱島效應及空氣流動問題,20幾層摩天巨廈卻越蓋越多,除李登輝當市長時搶建6、70座社區公園(他怕這些地被後任市長賣予建商,台北居住環境更差)、黃大洲闢建大安森林公園外,歷任市長都拼命砍樹賣地,「台北之肺」越砍越小,「水泥長城」越堆越高。史賓格勒預言的毀滅看來是要成真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