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禁絕關說文化談何容易.

3013/09/15 馬英九以撤銷黨籍、立委及立法院長職位對付涉及關說的㠪金平,並強迫疑似被關說的法務部長辭職,動作之大、處罰之重、責備之嚴厲,前所未見,堪稱現代版的「道德十字軍」。結果不只絕大多數民眾沒稱讚,馬的民調數字還從長期低迷的13%,再跌到歷史新低的11%。為什麼?過猶不及也! 明代洪自誠<菜根譚>道出了答案:「攻人之惡,毋太嚴,要思其堪受。教人之善,毋太高,當使其可從。」 馬正是犯了太嚴、太高的毛病,讓民眾無法接受。他以一已之力,無視程序正義、憲政體制、職場紀律,各在一天之內,逼無意辭職的曾勇夫去職,逼國民黨考紀會及中選會完成「滅王計劃」,看似雷厲風行,實則不是快刀斬亂麻,而是治絲益棼,留下太多憲政及司法官司待打。難怪很多人訝異標榜「依法行政」的馬完全變了一個人! 而馬所謂罪大惡極的關說,其實是官場陳年惡習,如同阿婆裹腳布,「蓋有年矣」!他取得的關說電文尤其來自三年不間斷的特偵組監聽,被監聽的各當事人都不知情。他指控王金平關說對國家的危害、對國民黨形象的傷害,更是直接來自竊聽,而且是他個人片面解讀,「危害」「傷害」云云,都過度抽象,沒有客觀事證。 最重要的,與原本案情不相干的其他竊聽內容,依法能做為指控他人新罪的證據嗎?何況王金平的關說並未涉及犯罪,屬於「民代服務」陋習,馬口誅筆伐一番可矣,需要無限上綱到開除黨籍,甚至公然把行政權黑手伸入立法院、凌駕立法權嗎? 行政權負責執政,是古代君權的轉型,立法權負責監督及立法,是主權在民的象徵。換言之,國會才是人民真正的代表,一個國家是否真正民主,看國會對行政權是否有尊嚴就清楚了。過去總統府把立法院當行政權的橡皮圖章,立委在「黨意」(統治者之意)與「民意」之間經常屈從黨意,久而久之,立法院就變成行政院立法局了。這是越來越多學者支持修憲改為內閣制的重要原因。 可悲的是,這次馬之怨怒王金平,以致急於趕走他,背後理由也是王金平不夠屈從馬意! 以關說理由撤除王金平黨簎,之難以說服人心(包括承審法官),因為關說無論在官場或民間都不算罪大惡極(除非涉及不法),頂多是道德瑕疵,不值得「小題大作」。像馬如此反應過當,難免被一般人視為是借題發揮,把關說罪名當藉口,目的是剷除異己。而剷除異己的手法如此粗糙、凶殘,當然引起「白色恐怖」、「特務統治」恐慌,杜會大反彈就不在話下了! 事實上,關說風氣在中國歷史悠久,要禁絕關說文化談何容易!各級民代服務選民,一項任務就是關說。各公私營企業訂有特別預算,以「公關」打通政府官員及各級民代,這也是關說。政府機關逢年過節送禮,什麼月餅、茶葉、酒等,這不是關說文化一環嗎?更別說行政權責成立院通過法案,經常不與協商,只要求屈從、配合,並以提名權相威脅,或應允其他甜頭,這不也是關說嗎? 關說就是人情請託,意圖透過終南捷徑辦事,習慣人情義理及私相授受的中國社會,特別少不了關說這潤滑劑。包公之所以偉大,之被捧成神話人物包青天,無他,「關節不到,有閻羅包老」也。試問,兩岸歷史上又有幾位青天?馬英九是嗎?如果不是,他為何對更嚴重的賴素如、林益世貪凟(其中當然也有關說)不予譴責,對王金平關說卻如此深惡痛絕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